4月5日CCTV《新聞聯播》、4月6日CCTV《朝聞天下》持續關注全球最大電子束輻照廢水處理項目復工復產情況。
在廣東江門,全球最大的電子束輻照廢水處理項目正在進行最后的測試,今年將正式投運。通過7臺電子加速器聯機運行,日處理印染廢水能力超過3萬噸。這項我國自主研發的電子束輻照廢水處理技術在難降解廢水預處理、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和特種有毒有害污染物無害化處理等領域,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集團電子加速器總工程師俞江表示,該項目通過連續試運行,每天進行水質測試,優化工藝參數,充分發揮電子加速器的運行效率,改善處理效果,水質能達到印染廢水排放標準,廢水回用比例超過70%。投運后,標志我國在電子束輻照廢水處理的技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。
新聞鏈接
據環境統計年報數據顯示,我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超過200億噸,其中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排放量占比約1/4。專家表示,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總量大、污染物成分復雜,含有大量難以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,相比其他手段,利用電子束技術處理的廢水,凈化程度更高,處理效果更好,還可實現廢水高標準排放或中水回用。
電子束處理前后的污水對比
公開資料顯示,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除了可以深度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,還可應用于化工、制藥等行業廢水處理,水質復雜的工業園區廢水處理,以及特殊有害物質(如抗生素廢水、菌渣、醫療廢水廢物)的無害化處理。隨著技術的進步,未來還可用于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處理等領域。